2013.11.23 信報 樂在琪中
出席嘉賓包括有黃耀明、伍樂城、林二汶和盧凱彤等生與死
在《香港好聲音》的新書發佈會中,有記者問作者于逸堯(阿于),香港樂壇是否而死?李純恩先生幾個月前在微博的一段「佳話」,在這本有關音樂的新書出版之時,是傳媒的重點問題之一。
在記者會後,阿于邀請了作詞人周耀輝及我一起做了創作人分享,他的開場白就是問我們對「香港樂壇是否而死」這句說話的看法。耀輝在書背的推薦文字中,是這樣說的:「一日未死,就睇你幾時死。但一日未死,也就是依然生存,依然有可能,也就可以書寫你的生存與可能。--- 睇死,還是,寫生?我喜歡後者,我覺得于逸堯也是。而他的寫生,不但關乎香港流行音樂,也關乎香港。」他在分享會中,立場一致,假如要睇死,不如寫生。
而我,做了兩個假設。假如樂壇已死,那麼我們這班音樂工作者也應該已死,假如我們已死,那麼我們應該是樂壇喪屍吧,不要否定我們仍有一種生存的形態,一種生態模式。世界不停地轉,生態不斷變化,選擇停滯不前的人有很多,接受不了進化而只懷緬過去的人更多,不要否定可能性,才是這個新時代的精要。而我,會選擇相信樂壇未死。其實這不是一個選擇,而是一個活生生的證據,我們這班生產音樂的人還未死,香港的音樂就一天未死。只要一天還有存在的空間,就算在死亡邊緣都好,我們就可以繼續呼吸。絕處逢生,就算這是不是谷底,那又有什麼分別?我們只不過在不同的限制下繼續嘗試,很多未知之數,但這就是生活。
耀輝有一番說話,我覺得很對。他在60年代出生,經歷過香港不同階段,大家所謂的「香港精神」,其實就是香港人在當時充滿挑戰的環境下,在未知將來的心境下,尋找出路,掙扎求存的一種意識形態。經歷過經濟起飛,曾經光輝過,今天在不同位置面對不同層次的挑戰,問題出於香港人有些很重的包袱,大部份的人都不敢再以未知的心態去處理問題。風光不再,昨日已死,我們每天都可以說這些說話,但是對香港毫無幫助。
與其絕望評論,不如勇敢前進,繼續去發問、發掘、發現。《香港好聲音》是一本超越了關於音樂的書,是一本讓我們反思怎樣令香港更好的書。
一個在行內音樂戰友眼中是全職音樂人﹐但實際上不是全職音樂的非典型職業女性。捨棄律師身份已好一段日子﹐但仍經常在理智與感性的兩極中兜圈﹐全靠音樂維持心理和生理的平衡。沉迷胡思亂想﹑自言自語﹐也喜歡寫作﹑畫畫﹔相信塔羅﹑星座﹑顏色和催眠的力量。(www.vickyneverhome.com)